市信访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重点
市委、市政府:
2023年以来,市信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信访工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贯彻二十大、落实新条例、开创新局面”这条主线,扎实践行信访“1%工作法”,狠抓“四加”工作机制落实,按照年初确立的信访工作“一二三四”规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推动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有效履行了信访部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职责。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理论武装和组织领导。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2023年第二批主题教育,我局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领会,切实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信访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解决信访难题的能力。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干部队伍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加牢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当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先后在市委党校为县处级干部作宣讲,到上海复旦大学在长三角信访专题会议上代表芜湖作交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视角解读信访工作难点堵点,与地方领导、专家、学者共话我市信访系统贯彻落实新思想的生动实践。工作中,旗帜鲜明的要求全体信访干部要严格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教育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切实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信访环境。切实担当作为,亲自过问并指导本单位争创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八五”普法中期评估、“一规划两方案”贯彻落实中期评估等重点法治工作,要求各科室积极参与全市政府系统依法行政技能竞赛活动,最终我局进入决赛并取得良好成绩。三是强化信访部门法治化建设。始终坚持以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统领信访工作,通过组织专班研究、局党组集体研究、加强法治审查等方法,研究确定了两个专项行动,一个是为了化积案,减存量,开展的“清积案、治重复、固基础”专项行动,对全市尚存的重点信访问题开展大起底、大化解,健全完善提级调度、案件评查、听证评议、督查督办、通报约谈等配套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信访突出问题妥善化解;另一个是为了治源头,控增量,开展的“重初投、访重复、促满意”专项行动,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紧盯“规范办理、案结事了、群众满意”目标,不断提升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和满意率,降低重复率,努力让群众少跑路、“最多访一次”,最大限度减少“网信转走访”、“初次转重复”情况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进一步规范信访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推动倒查问责工作机制落实落地,确保让信访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二)信访工作的质效明显提升。一是初信初访办理责任压的更实。以“重源头、防重复、促满意”专项工作为抓手,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网上信访工作的若干举措》《走访信访事项规范办理工作机制(试行)》《关于提升信访事项办理质效若干举措的通知》等规范,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或未参评的未实体化解信访事项,进行复盘倒查领导包案、责任落实、综合施策、“三到位”等落实情况,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强化闭环管理,有效推动一次性化解率不断向好。2023年,累计办结初信初访5460件次,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7.75%。二是疑难复杂矛盾攻坚推的更深。以“清积案、治重复、固基础”专项行动为抓手,将专项工作第三批交办件、省交办历史积案、市内摸排重点案件纳入化解攻坚范围,兼顾进京赴省访、来市集体访、“三跨三分离”等重点信访事项,逐案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并交由19位市领导分片督导。对交办信访积案,逐件落实县级领导包案,重点事项由党政主要领导包案,实行“领导+专班”工作模式,推动疑难复杂信访矛盾“事心双解”。
(三)工作创新的力度有所加强。一是创新推行“初信初访不出镇街”工作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全市推行“初信初访不出镇街”工作机制,镇街来访接待场所常态化面向群众“开门”,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在接访场所坐班,主要领导带头排班,做到节假日“不打烊”、全年“不关门”。镇街坐班接访计划安排,每月在市级主流媒体上“广而告之”,让群众遇事随时“进门”就能找到领导,确保事有人管、妥善解决,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创新实施“强基课堂”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实体培训与音像培训相结合等形式,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开展内容丰富的信访工作培训,日常工作中先后30余次深入县市区、市直(驻芜)部门等单位开展了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升信访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目前,已组织开展“强基课堂”综合班次6期、专题班次1期、组织现场观摩学习3期、视频讲座1期、一对一培训帮带9次。局领导班子深入市委党校及南陵县、经开区等单位,开展信访工作专题辅导讲座,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
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市信访局结合部门实际,依法履职尽责,虽然全年信访形势平稳向好,但信访基础基层还有薄弱环节,信访工作的短板和弱项依然存在,一些重点涉访风险隐患仍然呈多发态势。究其原因有:一是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还不够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虽然能够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学习以及参加专题培训班等形式落实,但思想观念上对树牢法治观念短期内还难以达到行政执法部门的水平,导致对法治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全面深刻,用法治思想指导信访工作的意识还不强。二是贯彻落实条例要求还有待加强。今年是《信访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年,我局在夯实基础、化解难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对上级信访部门的配套制度坚决贯彻落实,但对新的工作要求、新的制度机制需要时间吸收和强化,贯彻落实条例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依法行政的能力还有待提升。由于信访部门干部队伍存在法律素养不高、基层干部兼职综治、平安及其他工作等特点,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培训,但专业化水平提升还不快,特别是有少数单位信访工作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依靠领导推动的多,依法依规按制度办事的观念还需下苦功夫。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2024年,市信访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依法治市的决策部署,创新方式方法,依法履职尽责,积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全市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推进信访系统政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切实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持续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
二是紧盯目标任务,着力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认真落实“初信初访不出镇街”机制,召开专项推进会议,推行县级为主、市级为辅的两级指导督查制度。健全考核办法,加强结果运用。最大限度推动群众信访事项在县域及以下得到妥善解决,实现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的目标。
三是实施多措并举,着力推进积案难案常态化解。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常态化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持续开展“清治固”专项行动,科学梳理一批信访积案进行交办,指导责任单位依法有序开展化解攻坚。全面摸排信访领域不稳定风险隐患,对久拖不决的重点信访事项、案结事未了的重点人员,一体推进解决问题、帮扶救助、思想疏导等工作,推动实体化解。
四是聚焦规范办理,着力推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抓好“清单管理、闭环运行”落实,严格执行《芜湖市党政领导阅批人民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工作规程》,对领导批示信访件登记、呈批、交办、办理、报告、督办、回访、归档、考核等程序进一步规范,形成工作闭环。对存在突出问题的人民来信和网上信访做到“四个必批”。强化业务规范性管理,认真对照《走访事项闭环运行操作规程》要求,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制度机制的执行工作,压实各流程工作责任。增加受理告知、处理意见书等程序性环节的凭证反馈,不断提升责任单位办理事项的规范性、及时性和公信力。
五是深化双向规范,着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水平。推进预防法治化,继续推行“初信初访不出镇街”工作机制,其他党政机关单位对标落实初信初访首接首办工作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将矛盾发现在小、化解在早,最大程度降低重复信访发生。推进受理法治化,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要提升甄别梳理群众诉求的业务水平,对每一项诉求都切实做到分清性质、明确管辖,依法依规转送有关单位、部门办理。推进办理法治化,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推动有权处理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受理并履职,落实依法分类处理要求,对信访事项按时处理到位,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推进监督追责法治化,继续实行重点信访问题的“倒查问责”工作机制,重点信访问题逐一复盘倒查,突出对决策不科学、执行不到位引发信访问题的公职人员启动追责问责,提升信访追责工作精准度。推进维护秩序法治化,加强对信访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倡导依法信访、理性维权,对非法信访行为,政法单位依法坚决予以处置,进一步营造依法逐级走访的良性信访生态。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2024年1月19日